媽媽常常是家中主要做家事的人
可別小看刷鍋子、擰拖把等動作,由於頻繁操作,加上施力過度
許多媽媽常常疼痛上「手」,馬偕醫院復健科主任姜義彬表示
媽媽最常見到4種傷手疾患,保養原則就是多省力做事,能用輔助工具就用
此外,適度休息、讓其他家人多多分攤家事,才能預防手痛。
①媽媽手
媽媽手是腕部靠拇指側肌腱的刺激或腫脹所造成,使得腕部拇指側疼痛及壓痛
姜義彬醫師表示,當用力握物或扭轉腕部運動時,可能引起此症狀。
臨床上特別好發於剛生產完的女性,主要是受到荷爾蒙影響,以及抱嬰兒的姿勢。
此外,常打電腦的職業婦女也可能罹患。
小叮嚀:
避免過度施力是預防要訣,若罹患媽媽手,可先透過支架讓患部休息
當症狀持續越來越嚴重時,就建議接受手術治療。
②腕隧道症候群
這是一種神經的壓迫症狀,掌部及手指會有麻痛感發生,常發生於腕部活動較多的人
比如長期使用滑鼠或使用鍵盤打字的文書工作者,就是好發的族群之一;
以媽媽這個角色來說,除了職業婦女工作常打電腦
回家拿熨斗、裁縫等動作,也容易傷到手腕。
小叮嚀:
治療時會先透過支架,讓手腕局部休息;
若壓迫較為明顯,則考慮在手腕低量的類固醇注射,改善腕道發炎壓迫的症狀
至於症狀較嚴重者,甚至需要開刀減壓
③板機指
這是一種肌腱發炎,使得手指頭在彎曲而想伸直時會卡在肌腱滑車
導致尾端指節無法完全伸直,或在伸直時會有阻力,
手指頭關節握拳後無緣無故卡住不能動,需要另一手去扳開
任何指頭都可能發生,以大拇指最好發。
小叮嚀:
急性紅腫發炎時可先冰敷,預防上就是避免不當姿勢過度施力。
④退化性關節炎
退化性關節炎是因關節軟骨受到過度的磨損
姜義彬醫師表示,不只是膝蓋有退化性關節炎問題
手的關節也會因過度施力而腫脹,使得退化加速,
患者往往手動一動、會比不動時舒服;
然而若持續施力,關節磨損就會愈來愈嚴重。
小叮嚀:
退化隨著年齡無可避免,從年輕時就要開始保養,避免施力過度;
有時泡泡溫水,或是洗碗時用溫水,對於疼痛有緩解效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小提醒:
可別只等到每年一度的母親節才聊表孝心哦
平常就可以陪媽咪多講講話,談談心,幫她按摩按摩紓解身體的不適
學苑精油按摩首選推薦 活血通絡複方按摩精油
內含有薑精油、肉桂精油、樺木精油、迷迭香精油、冬青木精油、丁香精油
可以幫助緩解媽咪痠痛疲勞感
體貼媽咪,就從今天開始吧!